Route
Contact huatihui
2024-12-02 10:27:18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靠谱吗,华体会APP(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雄风-3导弹是在雄风-1导弹和雄风-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台湾军方为了改变武器来源少的状况,决定自行发展一些“有威胁”的进攻型武器。1970年,台湾开始研发雄风-1型导弹,但由于自身科技水平有限,研制能力不足,进展十分缓慢。1975年,台湾利用以色列技术仿制成功雄风-1导弹。该导弹以以色列迦伯列2反舰导弹为基础开发的。它与迦伯列导弹几乎完全相同,曾频繁出现在台湾的阅兵式上,其性能特点也与迦伯列2十分类似,因此,也有报道说台湾获得了迦伯列2导弹的生产许可,并将其命名为雄风1。雄风-1导弹的弹长3.9m,弹径0.34 m,翼展1.35m,质量540kg,最大飞行速度达马赫数0.9,最大射程为36km 。一旦目标被海上舰只识别和跟踪,导弹就可发起攻击,此时战舰需做机动航行使发射架对准目标。整个序列动作可在45~90s内完成。导弹发射后,将在助推器推进下进行爬升,之后下降至15m的巡航高度。导弹指向目标方向的偏置角通过无线电数据链路传输。最后的接近高度视海况分别为1.5m、2.5m或4m。该弹具有岸防、舰舰双重作战能力。雄风-1导弹作为中国台湾海军第一代反舰导弹,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主要装备于锦江级巡逻舰,以及海鸥级和毒蜂级导弹快艇上,后又将其装备海岸导弹部队。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曾拒绝向台湾提供捕鲸叉导弹,台湾决定进行雄风-2导弹的研制。虽然之后台湾从美国获得了捕鲸叉导弹,但并未因此停止雄风-2导弹的研制工作。雄风-2导弹的研制工作于1983年正式开始。1988年在扬子号驱逐舰上试射成功,1990年1月研制正式完成,开始广泛装备台湾海军的主要作战舰艇。雄风-2导弹是台湾海军反舰导弹中的主力弹种,也是台湾数量最多的一型反舰导弹。雄风-2导弹除了继承雄风-1导弹的一些基础技术外,两者并不具备太大相关性。其外形与捕鲸叉导弹类似,只是长径比略小。雄风-2型导弹弹长4.65m、弹径为0.39m,翼展1.35m,最大射程为130km,最大飞行速度达马赫数0.85。该导弹采用法国涡喷发动机公司的Arbizon IV 型腹部进气涡喷发动机,燃料舱比捕鲸叉更大。雄风-2具备视距外攻击能力,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雄风-2还发展了雄风2A/S,即雄风-2的空射型,该导弹于1998年3月研制完成。该导弹采用GPS中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射程150km。值得一提的是,雄风-2的另一个“发展型”雄风2E导弹并不是反舰导弹,而是一个射程500~600km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在美国政府宣布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之后,台湾当局才从美国和以色列方面获得了一些关键技术,从而推进了雄风-3 型反舰导弹的研制进程。1998年,雄风-3型导弹试验弹首次试飞成功;1999年后,雄风-3导弹又相继完成了超声速自由飞行、巡航后俯冲、模拟攻舰低-高-低弹道飞行、超低空掠海飞行等多项试验项目。在2001年4 月举行的“汉光17号”演习中,雄风-3导弹进行了首次实战试射。雄风-3导弹是一款超声速反舰导弹,据称速度可达Ma=2。但其战技术指标却众说纷纭,并无定论。目前,雄风-3导弹已逐步装备。作为超声速反舰导弹,雄风-3的动力系统最引人关注。导弹采用的冲压发动机系统的核心技术来源于美国小型冲压试验弹( ALVRJ)项目。该项目以验证冲压发动机系统为目的,整体性能较为出色。但由于美国军方此后更为关注亚声速战斧导弹,该项目无法赢得订单,从而被搁置。台湾“变废为宝”,采用该项目的冲压发动机技术,大大提高了雄风-3导弹的动力性能。但是,雄风-3导弹采用的是传统的冲压发动机和外置助推器的组合动力方式,而不是固体火箭/冲压一体化动力装置,体积增大,却无法增加燃料携带量,同时又因外置助推器导致阻力增加。
素有航母杀手之称的雄风-3改良增程超声速反舰导弹,最被视为台湾军方“21世纪新三弹”中最重要的。现役雄风-3导弹射程原本只有150km,在2010 年正式交给海军服役后,陆续装在成功级舰与锦江舰上投入战备,稍后才开始发展远程雄风-3型( 即追风计划) 。2012 年10 月底在屏东九鹏基地秘密通过“战术测评”试射成功,军方没有公布增程型雄风-3反舰导弹的相关性能,外界推测该导弹飞行速度为马赫数2.5 ~ 3,最大射程推测为500km或更远。中国台湾于2012年已完成增程型雄风-3 超声速反舰导弹的测试,其射程达到400km。
台湾地区最早引进的反舰导弹型号为迦伯列2导弹。该导弹是由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的一种亚声速近程舰舰导弹。1978年定型装备并外销,目前早已停产。该型导弹采用正常气动布局,圆柱形弹体,由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串联1台固体火箭助推 器推进,工作时间为200s。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还从法国引进了奥托马特导弹,具体数量及装备情况不详。奥托马特是意大利与法国联合研制的中程反舰导弹,1968年研制,1977年定型生产。该导弹采用助推器加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惯性 主动雷达末制导,用于攻击大、中 型水面舰艇。 近年来,台湾引进次数最多、数量最大的即为美国的捕鲸叉系列反舰导弹。1992—2008年,台湾分6次引进了捕鲸叉系列导弹,共计约333枚。
自1978年捕鲸叉导弹装备美国海军至今,已全面发展了潜对舰、舰对舰、空对舰、岸对舰四种成熟的捕鲸叉导弹系统。台湾得到的型号包括捕鲸叉导弹基本型,也包括捕鲸叉 Block 2。捕鲸叉 Block 2通过使用 SLAM-ER 导弹的 GPS 接收器和 JDAM 的惯导系统,提高了导弹的制导精度。此外,对原有的雷达导引头信号处理器进行了改进,使之具备了反电子对抗措施和目标识别能力( 过滤地面回波,方便沿海作战) 。其它增强措施包括采用新型数据链、拥有垂直发射能力等。导弹能够装载225kg战斗部或子弹药布撒器。
捕鲸叉 Block 2导弹同时具备反舰和对陆攻击能力,并提高了在沿海环境下的作战性能,能够在复杂水面( 我方舰船、敌方 舰船、中立方舰船同时存在) 环境下识别敌方舰船,规避沿海地区的人为障碍( 油井平台、水面 浮标等) 。该导弹具备以下三种作战模式:1) 快速反应模式:即捕鲸叉导弹基本型采用的模式,利用指令发射系统提供的目标搜索程序对目标进行攻击;2) 自主攻击模式:利用改良的导引头信号处理方式,控制导弹飞行至目标区域上空进行攻 击;3) 目标校正/选择模式:运用新型数据链将飞行中目标信息更新情况传输至弹上计算机,并能够接收实时导引头图像以便操作人员选择目标。
立体作战条件多平台发射反舰导弹协同作战已成为现代海战场提高导弹突防概率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反舰导弹武器的逐步引进和自研型号的不断壮大,台湾反舰导弹搭载平台十分多样,在保证导弹具备协同作战能力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立体的多平台作战。其中,引进的迦伯列2和奥托马特1导弹均为舰舰型;捕鲸叉系列导弹除了具备舰射能力外,还能够装备F-16战机和潜艇,具备空射和潜射的能力。其自行研制的雄风系列导弹也能够在陆地、舰艇、战斗机平台发射,并声称正在进行潜射型号的研制。但其各平台反舰导弹的协同作战能力还有待考察。
雄风系列导弹仿制痕迹过于明显,发展思路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型号繁复,作战领域划分不清晰,因此并未形成真正的“系列化”发展方式。台湾研制的雄风系列导弹均能在国际军贸市场找出其“原型”。雄风-1仿制以色列迦伯列2导弹,雄风-2和雄风-3则与捕鲸叉导弹较为类似。雄风系列导弹虽具有相同的名称,但实际上并不属于“系列化”发展的导弹,而是一种仿制痕迹相当明显的导弹“家族”。此外,台湾军方在型号发展初期,往往对导弹参数、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能力有限,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又常常出现问题而无法自行解决,导致型号参数在研制过程中不断变化。这一现象在雄风系列导弹,特别是雄风-2导弹的研制发展过程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以雄风-3为例, 其质量660kg,与日炙、布拉莫斯3000~4000kg的质量相比十分有限,相对来讲,其战斗部质量更为欠缺。其对抗护卫舰、驱逐舰能力或有余,但打击排水量达6万吨的航母,能力还略显不足。此外,台湾海军官员称,雄风-3虽能进行10g的机动,但由于速度过大,失控率也比较高。2011年6 月,雄风-3导弹试验的失败无疑是对台湾军方又一次不小的打击。在对反舰导弹的宣传方面,台湾采用了近乎夸张的手段,尤其是在大陆航母试航当天公开展览雄风-3导弹,并称之为“航母杀手”。在其性能尚不足以对抗航母的情况下仍高调进行展示,更体现了军方的底气不足。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地址: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 华体会体育官网 电话:@HASHKFK 手机:@HASHKFK
Copyright © 2012-2024 华体会体育户外滑雪培训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